close
部桃醫院副院長王偉傑醫師提醒慢性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,高風險族群最好定期檢查。
部桃醫院副院長王偉傑醫師提醒慢性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,高風險族群最好定期檢查。

據統計,臺灣罹患腎臟病人口約為12%,人數高居世界第一,推估國內大概有170~200萬名腎臟病患者,但其中九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腎功能不佳。腎臟科名醫王偉傑提醒: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痛風、蛋白尿或常吃止痛藥的人都算高危險群,必須特別註意飲食:除了減少鹽分攝取外,若腎臟功能已經很不好的病人,建議楊桃也不要吃,因為楊桃中含有特殊成份楊桃素,患者需特別節制。另外,常用的止痛藥、利尿劑等也都要特別謹慎選擇,避免加重腎臟負擔。

腎臟是個「沉默的器官」,腎功能受損早期很難察覺,腎臟科名醫,衛福部立桃園醫院副院長王偉傑醫師,26日在接受中廣「聽醫生的話」節目專訪時表示:慢性腎臟病可分為5期,前兩期若有出現血尿與蛋白尿才會診斷為慢性腎臟病,有些民眾會擔心尿液的顏色變化,王醫師表示:尿液顏色和水份攝取、藥物、食物甚至是感染與否都有關係,並非單純的反應腎臟功能,至於許多銀髮族擔心的泡泡尿,其實有時候是因為馬桶的高度、尿尿的強度、洗廁劑殘留等造成的誤會,觀察的重點是多層、不會散的小泡泡,才比較可能是蛋白尿,另外下肢的水腫也不一定與腎臟有關,有時反而是在反應肝臟和心肺的問題。至於尿的味道部分:尿毒的患者有時口腔會有阿摩尼亞的味道,而尿中若有魚腥味,可能是肉吃太多,有過量胺基酸排出的問題,若尿意有水果甜味,就必須擔心可能是血糖沒有控制好。醫師表示若想了解自己的腎功能,最可靠的方式還是到醫院透過「尿液檢查、血液檢查、腎臟超音波、腎臟組織切片檢查」等科學數據來確認。高危險群更建議每3個月就要去醫院追蹤檢查。

王醫師表示,腎功能出問題,通常都是兩邊同時發生,而高風險族群則包括三高患者、長期服用藥物者、高尿酸血症與痛風患者等,特別是糖尿病患者,大概有高達40-50%,都會出現腎臟問題,其實腎臟功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老化,大約在40歲之後,每增加1歲,腎功能就會下降1%,初期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飲食還是以均衡為主,適度蛋白質攝取、避免大魚大肉,少油少鹽少糖少加工食品,多吃蔬菜多喝水,仍是腎功能保健的不二法門。中廣「聽醫生的話」每周一到周五,中午12點在中廣新聞網、流行網以及中廣《愛健康》YouTube頻道聯播,歡迎大家訂閱收聽。(撰稿:孫佳慈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eauthetgmia 的頭像
    sheauthetgmia

    美食旅遊推薦

    sheauthetg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